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不少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下一个十年,我国将构筑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更具魅力和更为均衡布局的现代城市体系,形成超特大城市创新发展、中小城市特色发展的局面,为实现共同富裕与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再上新台阶 城镇化迈向稳定发展阶段
春日傍晚,合肥市蜀山区居民汪敏敏如常接儿子王昱辰放学回家。三年前,王昱辰从安庆潜山乡村转学至省城,现在的他,已完全融入城区校园生活。
“我刚开始还担心自己无房产影响孩子学位,也担心孩子受歧视,但咨询教育部门后得知并不受影响。我办理了一张居民居住证,并提交了社保证明,很快就完成了入学手续。”汪敏敏说。
“目前安徽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8%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从教育到住房,安徽致力于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下、过得好”。除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外,2024年,安徽省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4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1万户,覆盖67万新市民。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一年,我国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即将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未来十年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期,只有打好政策和战略“组合牌”,才能更好地使各地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化空间,有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我国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位于中心城区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地标广州塔遥相呼应。新华社发(谢惠强 摄)
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围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突破口,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路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尽管中小城市户籍政策逐步放宽,但从吸引力来说,特大及超大城市因其发达的第三产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城市管理,仍对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强吸引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子女教育、就医和住房是三大关键制约因素。蔡继明强调,稳定的住所不仅能够实现家庭团聚,还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转岗再就业的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民化程度,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在此背景下,预算报告做了明确的资金安排,从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逐步使未落户常住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中央财政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也从上年的400亿元,增加至420亿元,增强地方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
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水平,还要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县域。计划报告提出,推动城镇化率低、人口规模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市因地制宜加快产业导入,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安居。
“城镇化不是单一城市的扩张,而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系统工程。”陈军表示,安徽以合肥都市圈为龙头,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力,夯实县城载体功能,形成“圈群带”联动格局。在县城补短板方面,安徽“一县一策”推进县城建设,59所县中与高校建立托管帮扶,68家县级医院晋升三级,培育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6个产值超百亿元。
江苏今年也将在10个城镇化潜力县市开展县域产业导入试点,每个试点地区培育发展1-2个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
补齐短板 城市更新明确任务清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当前,城镇化正转向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型,需要以城市“存量”为基本盘,通过“微创手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认为,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居住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未来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其中涵盖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畴;在去年城中村改造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改造规模;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等重点项目建设。
毕马威中国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预计,2025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地方专项债资金将向新型城镇化基建领域倾斜,推动在年内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品味源自内心,
科技助力品质,
品牌绽放光华;
让品质有保证,
让生活更美好!
“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筹备工作会在京......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国际零碳大会”)定于7月23日-25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详细】
5月1日起!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住宅项目规范》发布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该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详细】
近日,住建部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案例包括既有建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街区改造、城市功能完善等八大类,涵盖41个典型项目。【详细】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27个试点单位入选。《通知》指出,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加紧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详细】
大型企业应60日内支付工程款!《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版公布
国务院总理李强近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支付条例》已经2024年10月18日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详细】
系统门窗认证 | 贝洛伯格顺利通过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专家评审会......
2025年03月20日,中窗认证检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窗认证”)在北京召开了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专家评审会(简称“专家评审会”),对四川贝洛伯格门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贝洛伯格”)提交的推拉门系统进行了评审。贝洛伯格铝合金门系统......【详细】
关于召开“2025 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的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定于2025年7月23日-25日举办“2025 国际零碳城市乡村与零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现发布通知如下:【详细】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我国绿色建材年营业收入超过 3000亿元,2024—2026年年均增长10%以上。【详细】
住建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建设“好房子”、打好“保交房”攻坚战
近日,中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会议提出了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建设“好房子”等要求。【详细】
专项行动方案发发布 | 释放住房需求潜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