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不少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下一个十年,我国将构筑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更具魅力和更为均衡布局的现代城市体系,形成超特大城市创新发展、中小城市特色发展的局面,为实现共同富裕与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再上新台阶 城镇化迈向稳定发展阶段
春日傍晚,合肥市蜀山区居民汪敏敏如常接儿子王昱辰放学回家。三年前,王昱辰从安庆潜山乡村转学至省城,现在的他,已完全融入城区校园生活。
“我刚开始还担心自己无房产影响孩子学位,也担心孩子受歧视,但咨询教育部门后得知并不受影响。我办理了一张居民居住证,并提交了社保证明,很快就完成了入学手续。”汪敏敏说。
“目前安徽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8%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从教育到住房,安徽致力于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下、过得好”。除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外,2024年,安徽省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4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1万户,覆盖67万新市民。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过去一年,我国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7%,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即将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未来十年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期,只有打好政策和战略“组合牌”,才能更好地使各地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各区域间的分工合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化空间,有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我国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为位于中心城区的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地标广州塔遥相呼应。新华社发(谢惠强 摄)
发展县域经济 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围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突破口,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路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尽管中小城市户籍政策逐步放宽,但从吸引力来说,特大及超大城市因其发达的第三产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的城市管理,仍对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强吸引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子女教育、就医和住房是三大关键制约因素。蔡继明强调,稳定的住所不仅能够实现家庭团聚,还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转岗再就业的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民化程度,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在此背景下,预算报告做了明确的资金安排,从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逐步使未落户常住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中央财政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也从上年的400亿元,增加至420亿元,增强地方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财政保障能力。
新型城镇化迈向更高水平,还要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县域。计划报告提出,推动城镇化率低、人口规模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市因地制宜加快产业导入,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安居。
“城镇化不是单一城市的扩张,而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系统工程。”陈军表示,安徽以合肥都市圈为龙头,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力,夯实县城载体功能,形成“圈群带”联动格局。在县城补短板方面,安徽“一县一策”推进县城建设,59所县中与高校建立托管帮扶,68家县级医院晋升三级,培育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6个产值超百亿元。
江苏今年也将在10个城镇化潜力县市开展县域产业导入试点,每个试点地区培育发展1-2个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
补齐短板 城市更新明确任务清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燃气、给排水、热力、地下管廊等建设和协同管理。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当前,城镇化正转向全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型,需要以城市“存量”为基本盘,通过“微创手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认为,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功能不完善、居住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已成当务之急。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未来将下功夫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其中涵盖将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畴;在去年城中村改造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改造规模;建设改造地下管线15万公里以上,完成1000个排水防涝等重点项目建设。
毕马威中国研究院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预计,2025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地方专项债资金将向新型城镇化基建领域倾斜,推动在年内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
(本文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年6月17-18日,经过中窗认证专家评审的审厂考察,科源伟力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经评审专家一致通过,科源伟力获得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证书。【详细】
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品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简称“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决定于2025年7月20日起开展2025年好房子优选产品和品牌评价工作。【详细】
让门窗更“长寿” | 2025门窗行业企业家专家座谈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2025年5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建筑外窗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 25 年,这成为门窗行业要认真完成的重大课题。通过科技创新整体提高门窗设计工作年限,满足“好房子”对高品质“好门窗”的需要,门窗行业要真正行动起来。为此,门窗行业相关人士齐聚上海,研讨宣贯和实......【详细】
2025年6月3-4日,中窗认证专家组来到辽宁鑫中北塑业有限公司,开始为期2天的工厂检查工作。经过专家评审与讨论,鑫中北各项检查内容完全达标,荣获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证书。【详细】
中窗认证检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品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简称“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决定于2025年8月7日(星期四)在上海召开“门窗行业企业家专家座谈会”。会议由上海高昕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详细】
品建联(BBA),让质量美好绽放,让品牌梦想飞扬......
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品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简称“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决定于2025年7月20日起开展2025年好房子优选产品和品牌评价工作。目前,产品和品牌征集工作准备就绪。【详细】
“融”耀时刻,“海”纳百川!融海新材料通过绿色建材 “三星”认证
2025年6月19-20日,中窗认证专家组来到福建融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2天的工厂检查工作。经过严格的生产标准化体系检阅,包括质量管理体系、采购流程、生产工艺、生产加工能力、检测能力和相关配套设备等的审查与评定,“融海新材料”荣获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证书。【详细】
好房子建设 | 关于开展2025年好房子优选产品和品牌评价工作的通知
为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品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简称“好房子质量品牌工作委员会”)决定于2025年7月20日起开展2025年好房子优选产品和品牌评价工作。【详细】
佛山市南海易乐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隔热条行业标杆企业,顺利完成中窗认证《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评审工作,获得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证书。【详细】
经过中窗认证检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对湖州倍格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2天的工厂检查工作,湖州倍格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评审,获得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二星级)认证证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