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城市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
内容如下: 试点工作总体进展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城市紧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一)建立工作机制。24个试点城市均建立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其中17个城市由市政府负责同志牵头。出台了土地、规划、财政、科技、人才、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将506家企业纳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培育名单,其中214家企业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企业获批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布了758个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住宅类项目209个、城市更新类项目17个。 (二)取得工作成果。24个试点城市支持有关单位启动建设39个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19个。立项智能建造相关科研项目105个,7项技术研发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10项技术研发成果获得省级以上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颁布实施47项智能建造相关标准、定额和导则,内容涉及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项目评价等方面,其中建筑机器人补充定额已在6个城市落地实施。有99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2023年招生5539人。 (三)形成经验做法。通过试点,形成42方面130条可复制经验做法,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板。各试点城市共组织百余场技术交流和项目观摩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广,在行业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认知度。 试点城市评估结果 经试点城市自评、试点城市互评、专家组会评,综合运用数据统计、成果分析、专家评议等方法,对24个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评估意见如下。 深圳、苏州、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组织推进力度较大,各项试点任务进展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综合表现优秀,予以表扬。其中,深圳市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跨界融合,不断拓展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初步形成模块化建筑、建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6项创新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智能建造“技术策源地”。苏州市提出主推智能装备“硬件”、催生配套技术“软件”的路径规划,聚焦建筑机器人、智能升降机等施工装备投资建设产业实体,并在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完善配套措施,率先推进智能建造产业化发展进程。武汉市发挥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集聚优势,研发应用造楼机、架桥机、筑塔机等一批标志性智能建造技术产品,部署构建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管理体系,努力探索“一模到底、数字建造、智慧监管”的工程建设新模式。合肥市对建筑企业投资智能建造相关软件研发、设备采购、信息技术服务给予资金奖励,通过开展建筑产业互联网片区试点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培育形成一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样板。广州市立法明确BIM可用于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围绕工业化、数字化建造流程出台地方标准规范,建成使用“一屏管工地”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加快完善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建筑业法规制度体系。长沙市组织专家团队加强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研究,对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给予“点对点”技术咨询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温州市积极探索“智能建造装备+产业工人”新型劳务模式,通过统筹推进智能建造装备库、劳务班组库和试点项目库“三库”协同发展,着力培育熟练掌握施工现场人机协作技能的专业劳务班组,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强化人才支撑。台州市支持本地企业推进建筑施工领域设备更新,聚焦起重机械、钢筋绑扎、楼板打孔等“危繁脏重”场景研发应用智能化施工机具,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质量安全管控,由点及面推动施工现场作业方式和监管方式转型。 北京、佛山、西安、南京、重庆、青岛、嘉兴、天津、保定、郑州、厦门、雄安新区、成都、沈阳、乌鲁木齐、哈尔滨16个试点城市均顺利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地方特色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工作表现总体良好。 同时,试点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些试点城市的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强,工作成效不够显著,需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尽快拿出有效的工作举措,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试点期间完成预期任务。一些试点城市的工作重点不够聚焦,出台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不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思路的研究和谋划,确保下一步工作方向符合试点任务框架要求。 下一步工作要求 2024年是试点工作落地见效的关键一年,各试点城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如期完成2024年工作任务,力争取得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工作成效。 (一)政策要落地。充分发挥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引导科研、金融、人才等政策资源投向智能建造领域,支持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需求。加快落实已出台支持政策,确保相关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和项目,形成有效激励。研究推进有关标准定额的编制和实施,探索新的工程建设模式和计价规则。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二)技术要实用。扎实推进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效益,提炼一批在提品质、降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实用技术。用好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巩固和提升智能建造领域领先技术。依托科研项目和试点工程,培养一批智能建造领域的科研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劳务班组。 (三)产业要成型。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城市研究绘制智能建造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稳步培育骨干企业。鼓励开展智能建造产值测算研究,探索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对象开展产值统计工作。结合地方实际筹划举办技术交流和产业推介活动,宣传推广可复制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支持优秀建筑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持续跟踪调研各试点城市的政策实施进展、科技创新成果、经济社会效益等,择优遴选可复制经验做法、先进实用技术和典型工程案例在行业内予以推广。 (本文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
系统门窗认证 | 贝洛伯格顺利通过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专家评审会......
2025年03月20日,中窗认证检测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窗认证”)在北京召开了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专家评审会(简称“专家评审会”),对四川贝洛伯格门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贝洛伯格”)提交的推拉门系统进行了评审。贝洛伯格铝合金门系统顺利通过评审。【详细】
重大工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发布2025年重点工程项目相关投资计划,经本报统计,总项目数超1.3万个,总投资额合计超38万亿元。【详细】
在2025蛇年新春来临之际,东方建品网联合中窗认证共同发起“行业精英新年寄语”活动,邀请建筑门窗、幕墙、装饰、遮阳及相关行业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和行业精英向社会各届拜年,得到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共有80多位行业精英参加。通过送祝福迎新春活动,表达大家所思、所愿、所为,传递行业发展信心和正能量,共祝行业的明天会更好。【详细】
东方快讯 | 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精英大拜年活动即将发布.....
在2025蛇年新春来临之际,东方建品网联合中窗认证共同发起“行业精英新年寄语”活动,邀请建筑门窗、幕墙、装饰、遮阳及相关行业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和行业精英向社会各届拜年,得到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共有80多位行业精英参加。通过送祝福迎新春活动,表达大家所思、所愿、所为,传递行业发展信心和正能量,共祝行业的明天会更好。活动......【详细】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央企国企重组整合步伐显著加快,在建设领域这一关键行业,全国多地国企正通过整合与重组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把握发展机遇。【详细】
未经认证的门窗不是系统门窗,就是GB/T 39529-2020《系统门窗通用技术条件》发出的明确信号。中窗认证持续开展系统门窗认证服务活动,助力我国系统门窗发展。9月28日,中窗认证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门窗系统技术评定专家评审会”,对委托人(四川贝洛伯格门窗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门窗系统进行评审。邀请5位著名门窗行业专家参......【详细】
近期,中窗认证依据《建筑门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标准》T/COSOCC 021-2023和《建筑门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实施细则》,组织行业专家和质量认证专家成立评价审核工作组,对申请建筑门窗企业质量管理等级评价的企业进行了文件评审以及现场评审。为保证评价结果公开透明,评价工作公正客观,现将评价意见予以公示,以接受行业......【详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施展才能的环境,培育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网于8月25日举行主题为“凝心聚力 向‘新’而行”的“企业家大会”专场活动。【详细】
2024年8月18日,荣高门窗818超隔音品牌日活动在佛山顺德东平保利洲际酒店顺利召开,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遮阳与门窗幕墙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窗认证总经理刘万奇参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详细】